連日,貴陽連續降下暴雨,并伴有雷電。今年我省的暴雨天氣過程與去年相比,次數偏多、范圍偏大,共有53個縣出現暴雨、8個縣出現大暴雨,6月2日,石阡縣出現特大暴雨。嘉賓介紹,貴州省屬于典型的強雷暴區域,雷電災害頻繁,國內排列第四位。
嘉賓丁旻(右)通過熱線電話與讀者交流
連日,貴陽連續降下暴雨,并伴有雷電。昨日,省氣象局防雷中心辦公室主任、工程師丁旻做客本報“星期天特別服務熱線”,就如何防雷電與讀者交流。據了解,從2000年至今,我省累計有800余人被雷擊中傷亡。每年4月至8月,我省雷暴天氣最多,群眾要特別注意做好防雷工作。
今年我省的暴雨天氣過程與去年相比,次數偏多、范圍偏大,共有53個縣出現暴雨、8個縣出現大暴雨,6月2日,石阡縣出現特大暴雨。另外,今年以來我省共有82個縣出現雷暴,省氣象臺共發布雷電預警信號26次。尤為突出的是,5月29日,省的中部及其南部出現較大范圍雷電天氣,共監測到6636次閃電。6月3日,閃電定位監測顯示全省大范圍的雷電天氣,共出現13170次閃電。
嘉賓介紹,貴州省屬于典型的強雷暴區域,雷電災害頻繁,國內排列第四位。貴州省雷暴日分布為,東部及北部較弱,西北部及西南部強,呈現西南部向東北方向呈梯狀遞減趨勢。平均雷暴日為51.6天,盤縣平均雷暴日數最大,為74.3天。
根據防雷中心檢測發現,我省雷電災害較為頻繁發生的月份是4月至8月,時段為下午2點到晚上11點,城市發生雷災次數遠高農村,但農村人員傷亡的數量遠高與城市。根據統計,2000年以來,全省累計雷擊傷亡800多人,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,農村占傷亡總人員數的76%,今年我省雷擊致人員死亡事件已發生3起。
對于如何減少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,丁旻表示,近年來,貴州省氣象局每年對5200多家加油站、氣庫、石油庫、炸藥庫和化學庫等雷擊敏感區域進行防雷安全專項檢查;對3200余家政府部門、企事業單位、學校、電信、金融、醫院、商場、賓館等重要場所的防雷裝置進行了檢測;在農村雷擊重災區安裝避雷塔、避雷器,使得防雷工作獲得很大成效。
目前,全省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,從2008年前的年均68人,已下降到年均18人。